随着2016年1月SAT考试的结束,从2005年开始运行的旧版SAT考试就此成为历史。新版SAT试卷将于2016年3月北美考区第一次投入使用,亚太考区的考生也将在5月第一次感受新版SAT考试。
新SAT考试整体的改革方向是去技巧化,更贴近美国高中生的课程内容。这一原则在阅读部分表现得尤为明显。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由批判性阅读(Critical Reading)改为循证阅读(Evidence-based Reading)。批判性阅读要求考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不受主观因素影响,得出正确结论,作出合理判断。新SAT阅读考试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循证题,也就是说,批判性的思路不变,个别题目会要求考生指出答案在原文中的依据。这是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真实反映。
二、 无定位题比例大幅增加。根据对官方指南中四套题的统计,无定位题的比例占所有题目的68%。可简单直接定位的题目数量减少,以往按照题目指定的行号回原文定位的做题方式作用更加有限,对于阅读速度、收集信息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三、 侧重考查考生对词汇的深度理解。而新版SAT考试摒弃了包含大量生僻词汇的填空部分,侧重于考查学生根据语境推断词义。考试中的词汇更实用,但这并不意味着词汇考查的难度降低,因为在去掉生词的同时,加强了对于常用词用法的深入考查。词汇考查将缩小广度,扩大深度。词汇题在旧版SAT阅读部分也会出现,一直以来是广大考生的重灾区,而在新版SAT的官方指南中,这类题目的比例上升到了15%。
四、 文章题材更加多样化。新版的SAT考试文章选材涉及的话题更为广泛。科学类文章的比例提高到50%,增加了历史题材的文章以及政治文献,而这一领域对于国内考生来说较为陌生。小说选材倾向古典,目前官方指南及可汗练习题中的选材多来自20世纪前的小说,作者风格鲜明,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习俗、语言风格都与今天有所不同,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阅读理解的难度。
五、 文章内容更趋专业化。以科学类文章为例,在以往的SAT阅读考试中,科学类的文章话题偏概括化,重点经常是对于某科学话题的评价或对于某理论的概括性介绍。但是新SAT阅读中的科学类文章内容则涉及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与术语,例如DNA的化学组成,两条链的配对方式。提到了科学研究的具体问题、研究依据、研究过程以及结果。阅读中还特别增加了对于图表、数据的分析,从而贴近了高中生课内所学知识内容,也更加贴近学生在未来实际的大学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真实情景。
不难看出,改革后的SAT阅读考试回归能力和基础。这种对综合能力的考查将对习惯了应试教育的中国考生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很难再通过死记硬背或短时间的刷题取得高分。建议考生提前规划,长线备考,并在阅读的备考过程当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提升文章整体理解能力。阅读时要注意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分析整体脉络。落实到段落当中,要做到掌握段落大意,分析句间以及段落之间的联系,从而宏观把握文章整体。
二、 拓展词汇深度,注意近义词辨析。很多同学希望快速增加词汇量,通常只熟悉单词的某一个意思,阅读文章时将自己所熟悉的词义套用到句子中,最终导致对句子甚至文章主旨的误解。只掌握单一词义还会导致无法区别选项当中的近义词,从而无法选出最符合原文的选项。因此,在利用词汇书扩充词汇量的同时,需要结合精读积累熟词僻义和一词多义,并尽量查询辞源以了解中心词义帮助记忆;遇到相近意思的词切勿默认为完全同义,建议查询权威字典的英文释义,并结合语境准确理解细微差别。对于18、19世纪的文章中的部分词汇,建议查询牛津辞典了解其曾用词义。
三、 扩大英文阅读量。选材尽量贴近新SAT阅读文章,以积累专业术语及背景知识,熟悉不同题材的语言风格及行文逻辑。针对科学类文章,建议阅读科学类期刊,可以从《探索》、《科学美国人》等入手,有了一定储备之后可以阅读《自然》、《科学》等专业性更强的期刊。小说方面,建议阅读18、19世纪知名小说家的作品,例如Jack London, Saki, Virginia Woolf, Charlotte Bront?,Charles Dickens等。也可以先从短篇小说开始再到长篇阅读,结合现有阅读能力及个人兴趣,由浅入深地选择阅读材料。最好选择一些已有中文译本的小说,实在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参考一下译文。另外,还要熟悉美国历史,阅读政治演讲、文献,例如阅读《美国人民》。APHistory,AP Government& Politics也是不错的阅读素材。
四、 充分利用旧SAT练习材料。虽然考试在上述方面有所改动,但是新旧SAT阅读在推断标准、高频词及固定搭配、常用一词多义以及部分文章素材等方面仍保持高度一致。在目前新SAT官方练习题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建议使用旧SAT真题积累生词、一词多义、抽象概念,分析难句,梳理句间关系和文章逻辑。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考试即使改革,也是万变不离其宗的。考生只要具有匹配的学习能力,无论什么样的出题形式都能够见招拆招,轻松化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