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计划赴美留学的家庭,在择校时都会思考一个问题就是——选择哪所学校不会让自己后悔?
其实每年申请季,都能看到学生为了实现目标所做的努力,无论是profile提升,还是进行全面的规划,都是为了让自己在未来四年度过美好而难忘的大学生活。
不过,人生总是无法十全十美,大学申请亦是如此。如果不提前做足准备和调研,你可能就会面临选校失败的风险。
接下里,我们就一起看看美本“过来人”的一些申请经验分享,希望打算申请美国本科的同学可以从中有所收获。
@LIN
如果能重来,我会申请UMich,CMU,UCSD,UCB,Caltech,UIUC,UCLA。
很后悔没有发现安娜堡这个学校,当时没有申请,虽然后期转过去读了大三大四,但总是在想要是能早点过去多待一两年该多好。当时申了14所美本,还有些是文理学院,什么banard college之类的,现在应该都不会申。
我曾经申请过但不会再申请的学校有:
Fordham: 纯属浪费时间,明明录了自己也不会愿意去,但还是怕失学于是申请了它的金融。
NYU:就是不喜欢纽约的氛围
Brown:当初完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申请它
UVA:专业排名不行
UCSB:去逛过学校,小镇不错,但我应该也不想去这所了
@zhang icy
我当年申了20所。拖延症晚期的我,其中15所RD的文书大多是在放寒假到新年之间的两周内肝完的(当然也是拿之前写过的改改)。最后其他学校都1月1日截止了,康村是1月3日截止...因为短时间之内写了太多文书,截止之后突然没事情干了感觉很空虚,总觉得自己不干点啥不得劲...所以才又去找没截止的学校来申。
当时完全不了解这学校,听说天气很冷,很村,没啥好感。我一心只想去暖和的地方上学。按照这个问题底下很多回答的逻辑,这样的学校就不该申。
没想到最后就这么阴差阳错...top20里申了10所就录了这一所。申了7个温暖的加州的学校拒了6个,UC系全拒。最后的结果就是没啥可选的,虽然我还是不太情愿在一座离所有大城市都相距五个小时的雪山里上四年学。
但我去了之后的四年的体验非常好。学校很大,选课自由度很高,我四年里学了所有想学的东西,做了所有我大学时代想做的事。冷确实是冷,不过反正我也不爱出门。
@一米八吖
我当时的school list如下:
ED:Tufts University
EA: Colorado College
ED2: Wesleyan University
RD:
大U: Brown University、Vanderbilt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Notre Dame、Emory University、 UVA、Boston College、Brandeis University
LAC: Wellesley College、Smith College、Vassar College、Colby College、Bates College、 Macalester College
总共加起来十六所学校,其实这些学校里百分之百符合我的要求的一个都没有,最后经过综合考量去了Vassar。
而随着不断丰富经历和学术上的明确专业倾向,如果能重新申请,我可能会ED申请CMU、Cornell这类理科优势大U,EA申请Gatech、UMich这类理科生梦中情校,RD选上UCB、UCLA、UCSD,再加些Rice, Swarthmore, Harvey Mudd、JHU这类学校冲刺。当初对UC系的大校嗤之以鼻(感觉大课质量不会太高),如今一想到research opportunities和reputation就真香了。
@结弦
我当时申请了这几所美国院校,包括:
CWRU:当初就是奔着不要小文书,不收申请费去的,实际上并无好感。
Boston College:叫你ED拒我!
OSU和PSU:是听了中介的话才去申的,当初不申还能省下时间精力和申请费。
UC系列:我本人对加州并无好感,高中三年都是在东岸度过的,已经习惯了东岸的人文气息。
UW-Seattle:这所我不会不申,但绝对会申计算机的direct major,当初也是怕被别的学校拒才拿来作保底的。
@清平愿
以下是我的申请选校时的个人经验:
1. 仅仅是为了排名好看而申的ED后来发现不是就业的target school,Emory。申完ED1才发现这学校在我两个将来的intended majors上并不突出,商科也只是semi-target, 地理位置离世界中心很远。事后想来,自己根本没有一点热爱的感情,一切只是为了排名。
2. 我申了5所保底校,现在想来应该少申2-3所。OSU, UCSB这种估计都不会申了,专业方向上不强,仅起到看见offer心安的作用。3. 加州系统不会申,在等待offer过程中被一UCB学长劝退了。我一直以来对自己的看法是青黄不接,学习能力没有特别好,也没有特别差。性格偏内向。如果去了加州系,很可能在被各路research大佬的狂轰滥炸下自我怀疑,在动辄500人的大课堂上龟缩不言。这不是我想要的大学生活。
基本上就是这些,申请季没有达到我最初的预想,但也帮我认清了自己究竟想要的大学生活是什么样子。
经历申请季后也和很多学长学姐聊了聊,发现大学给予的平台都是差不多的,曾经三年的努力不是为了让你费尽心机进一个名次好看的学校,而是让你有机会去碰到美本优质大学提供的平台,因为空谈名次从来没有什么意义,真正的牛人也不需要通过本科毕业于哪哪哪来证明自己。
大家在择校时,不仅要看学校的学术能力、地理位置、安全系数等,还是要根据自己的个人能力综合考量,切勿盲目!
无论大家申请哪所学校,都需要准备好自己的语言成绩、标化成绩以及文书、活动、推荐信等等材料,提升自己的竞争力!